1. 天空小說
  2. 我艱苦奮鬥的一生
  3. 第 2章 艱苦而快樂的小學生活
楊方旭 作品

第 2章 艱苦而快樂的小學生活

    

解放以前,西廟己經成了學校,不過有些屋裡還敬著神。

解放以後,推倒了全部神像,敬神的地方全成了教室和老師的辦公室。

學校的規模大了、一到六年級都有。

我是在解放以後才上小學的。

但是,老師打學生還很厲害,我親眼看見我的第一位老師侯老師·高個子、頭戴瓜皮小帽,把後街上的一個女學生按在馬紮上打屁股。

剛解放的時候,村上人對學文化很重視。

大人們都在掃除文盲、上夜校。

學習速成識學法﹣即注音字母。

有些婦女己經幾個孩子了,還到小學去上學。

學校還算正規。

校長由區長兼任。

學校有圖書室、籃球、排球、腰鼓、軍號隊等。

軍號隊在鎮上是出名的。

後來還有回族教師買心平教的武術隊也很出名。

課桌是一塊木板或土打的,五六年級纔有高桌子。

凳子自己帶。

練習字的筆也就用土粉代替,用土粉往一小塊石板上寫。

石板是用青石做的,一尺那麼大有半指那麼厚。

我家冇有石板,借八爺家一塊揹著,有一天放學的時候,我冇有把石板揹回家,掛在教室內的牆上,結果丟了。

字用的筆全是毛筆,連鉛筆也冇有,更冇有複寫筆和鋼筆。

也有些學生自己把小竹竿削尖了,做成蘸筆,蘸著墨水寫字。

毛筆用的時間長了,筆尖禿了就用剪刀剪去一分,把尖再攏一下、繼續使用。

大一點的學生們從西山裡找來紅色石頭,當墨用。

寫大字的時候,為了節有紙,先用紅石頭磨的紅汁寫紅字,將來再用這寫過紅字的紙寫黑字。

研墨用的硯台自己也會做。

到西南蜜河邊挖來狼屎泥(一種白色土),做成硯台,再放到做飯的灶火內去燒幾天,就可以使用了。

有的人還用這種辦法做成了筆架、筆筒。

那時候的學生家中都冇有錢,誰也不笑誰。

誰也不小看誰。

我因為冇紙,上課也不記筆記。

每逢到快考試的時候,大家都在忙著背誦課堂筆記,什麼解釋詞句,中心思想一類。

我就坐在那裡用心聽,人家背會了,我也記住了。

為了練習生字。

就用石子在院裡地下寫。

穿的衣服更不用說了。

人人都是粗棉布衣服,手工做的。

有一年夏天,我當少先隊中隊長。

在後操場開中隊會,我講話時人家偷偷笑,原來褲襠破了口,露了肉。

學校的教學質是很高,方圓十來裡遠的學生都到小營來上學。

像玉店、雙店、張店等地的都有。

他們離家遠,就在村上找個地方自己做飯吃。

張店的陳勝,家裡很窮,冇啥吃。

春天中午放學了,到地裡找點豌豆秧子吃。

有時乾脆躺在學校西邊的菜園井邊睡一覺。

後來,老師們知道了,就想辦法照顧他。

還在大會上號召學生們學習他的吃苦精神。

剛入學時課很簡單,語文第一課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