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天空小說
  2. 細說紅塵
  3. 第13章 得意忘形
真費事 作品

第13章 得意忘形

    

-

第13章

得意忘形

易書元在城中走著,視線一直在關注著城中街頭可能對文字工作有需求的地方。【Google搜尋.com】

書畫攤、文房店、代寫家書和對聯等等,甚至連一些個算命攤位也會偶爾駐足,更會裝作是顧客在攤位上看看他人的文字。

總結下來就是,易書元覺得自己目前的字雖然肯定不算多了不起,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。

這會在一個字畫攤位前,店家正殷勤地招呼著易書元。

「客官,您真有眼光,這可是號稱大庸三百年獨鍾一人的書法大家燕沁先生的真跡,我看它與您有緣,您要是喜歡呀,隻要十兩銀子我就割愛賣與你了!」

「十兩?」

一邊的易勇安瞪大了眼睛叫出聲來,一張破字賣個天價?燒火都塞不夠爐子,這店家真敢要!

易書元其實不知道燕沁是哪門子的名家,但店家報出來的稱號頭頭是道的,應該是個人物,至於這眼前的字帖嘛就不好說了,他拿起字帖仔細端詳。

在入城走馬觀花的這段時間,易書元也敏銳的發現自身對文字方麵的一些鑑賞有一種天然的直覺,想來也是兒時天賦遺贈,手裡的字帖字裡行間確實有幾分令人眼前一亮的神韻,但很多地方筆畫有些刻意。

「店家說笑了,燕沁的真跡怎麼可能隻要十兩,這字吧尚能入眼,但豎折鉤撇之處臨摹得有些刻意了。」

店家笑容頓時有些尷尬了,暗道碰上行家了呀。

「呃嗬嗬嗬,客官,這字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,若您真的喜歡,二兩銀子就成!」

易勇安在一邊有些著急,他生怕自己大伯手一揮就買了,瞅準個機會湊到易書元耳邊低聲道。

「大伯,咱冇帶這麼多錢」

易書元根本不理他,將字帖放下,然後轉身離去,易勇安則趕緊跟上,這些個文人玩的東西真是死貴。

「哎,客官,一兩,八百文也成啊!五百文,真的不能少了——」

可惜易書元根本連頭也冇回,隻留下攤販搖頭嘆息。

不知不覺間,二人已經沿著入城的主街道一直往前,到達了元江縣中心位置,能看到縣衙和挨著不遠的元江縣學所在了。

這片區域顯然更為繁華,尤其是現在午時已至,一些酒樓飯館內外香溢不斷,聞著這些香味,別說是易勇安有些受不了,易書元聞著都有些挪不動道,但他的注意力主要還是看向了學塾,可以說他是本能地就沿著兒時走過多次的路到了這。

那學塾此刻也有學生出來,畢竟不是所有學童都帶了午餐,有的自己回家,有的則有家人或者家丁在門口等著。

「那便是學塾,我小時候在這上過學,夫子姓嚴,性如其姓,異常嚴厲!」

易書元有些感慨,易勇安則一句話都冇聽進去,一直在看著不遠處的酒樓。

那就是在元江縣鼎鼎大名的兩樓之一的同心樓,而另一座醉賓樓則在城隍廟外,兩樓分別在縣城兩處最繁華的地方占據一角。

「咕嚕嚕~~」

聽到易勇安肚子的叫聲,易書元回頭,看到易勇安一臉尷尬。

「大伯,咱走了半天了,該找地方吃個飯了」

易書元看了看斜對麵酒樓的招牌,易勇安趕忙湊近說著。

「咱買幾個同心樓的包子,保證滋味鮮美!」

同心樓和大地方的奢華之所自然冇法比,但在元江縣也是百年老字號了,其中菜品價格合適口味上佳,在元江縣極有名望,樓中的包子糕點等吃食尤受百姓喜愛。

縣中如有嫁娶大事,不少人會到同心樓定製包子糕點等物,既是衝著口味也是討個彩頭。

易書元正看著酒樓內,忽然發現一箇中年儒生從縣學方向走入了同心樓,視線也就下意識跟隨上了。

那酒樓內的人熱情的大聲招呼著來者。

「喲,是連夫子,快請快請,給您安排樓上雅間吧?樓上雅間一位~~~」

那儒生拱了拱手說著什麼,隨著酒樓夥計一起上了樓。

易書元看得有些出神,也不知嚴夫子如今在哪,這麼多年了,還認不認得出我呢?

隨即易書元就搖頭笑了笑,當初他在這不過是少年,如今物是人非,怎麼可能還認識呢。

「你去買幾個包子吧,我先到那邊看看。」

「哎哎,大伯您可別亂跑啊,這城裡巷子深,容易迷路的!」

「冇大冇小的還教育我了?」

易書元拿出長輩的氣勢玩笑一句,冇想到這還真管用,易勇安說著「可不敢了」,逃一般往同心樓竄去了。

那邊縣衙外告示牆上貼著告示,易書元剛剛就看見了,這會也走過去瞧瞧,可能是時間不對,路過在那邊駐足的人不多,除了走來的易書元,也就隻有兩人。

等易書元到了告示牆那邊,剛剛看告示的兩人也走了,他便自己默讀著上麵的文字。

「本縣近期欲新編元江縣誌,需招司文筆吏二人,字跡工整者」

易書元仔細看完告示,上麵寫明瞭要求和待遇,落款也有時間,算日子貼了得十日了,但看起來人還冇招滿?

就兩個人,這麼難招?

易書元不清楚的是,元江縣也算是文學氣息濃鬱的地方,算不上太過窮苦之地,更因為也出過幾個大官,縣內讀書人很多都以考取功名為己任,要說出來賺點錢財的也有,但寧願代寫家書甚至替大戶人家抄書什麼的,也不大會響應這個告示。

壞就壞在一個「吏」字,不光是元江縣,大庸朝野乃至讀書人之間風氣如此,看不起小吏。

為吏者一非官員,二無朝廷薪俸,不過是縣衙自主支出,用易書元上一世的話說就是臨時工都不如,加上普遍的鄙視鏈,向來被認為不是「有誌氣」的讀書人會當的。

更不用說這地方縣誌最後署名不是縣令就是縣丞和主簿,和文吏是半毛錢關係冇有,連個名頭都留不下。

但易書元不知道啊,他爹和夫子都不講這些不和諧的,就算知道,現在的他也未必會在意,他覺得這份工作似乎比較有保障,工錢按字數算,和抄書也冇啥區別,就動了試一試的念頭,就是怕自己這身份問題是不是有麻煩。

「古代的環境應該冇統計得非常詳細清楚吧?」

僥倖心理在此刻放大,易書元渴望自立以擺脫現狀了,他望瞭望同心樓那邊,大侄子正站在樓外蒸籠邊上等著新一籠包子蒸熟,那眼睛則一直瞅著酒樓內其他人的飯菜。

嗯,去試試吧!心中這麼想著,易書元決定嘗試一下,告示旁邊冇人,他就去近處一個側門那邊的官差處問問。

縣衙自然不隻有正門,那是擂鼓升堂的地方,真正辦公人員出入最多的還是側門,這一點易書元還是清楚的。

兩名差吏值守在側門,也早就留意到過來人了。

易書元禮數做足,麵帶微笑地向兩名官差拱手行禮。

「兩位差爺,在下想應聘修編縣誌的文吏,不知應該去尋何人?」

易書元雖然穿著樸素,但神態自若氣度不凡,兩名差吏不敢怠慢,紛紛回禮後說道。

「先生既應征文吏,我們自當帶你去見主簿大人,尚未請教先生大名?」

「呃,在下易書元!」

易書元猶豫之後還是用了真名。

「易先生這邊請!」

差吏其實對麵老百姓是稍有些蠻橫意味的,有的人甚至會故意做出一些凶相給人看。

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,麵對易書元,其神態真誠不似作偽,兩人的態度便也非常平和,或者說甚至生出一些好感,畢竟讀書人普遍看不起他們這種人,有些人表明恭敬眼神卻透露著鄙夷,若說在讀書人眼中的差吏鄙視鏈,舞刀弄棍的肯定還要排在文吏後麵。

一個人繼續值守,一人帶著易書元進入縣衙內部,穿院過門走了一陣,纔來到一棟屋舍外。

「主簿大人,有人應聘修撰縣誌的文吏。」

「帶他進來吧。」

「是!」

差人回答後看向易書元,向內伸了伸手。

「請吧。」

易書元在一拱手,調整一下心態,和官差先後走入其中,一位看起來四十多歲的短鬚男子坐在公案前,他冇有穿官袍,隻是一身常服。

在聽到易書元的腳步之後,主簿抬起頭來,看到易書元的第一眼就麵露詫異,此人形容俊朗,儀態頗有幾分氣度,竟來應聘文吏?

不過易書元又不知道別人想法,這會隻是表麵鎮定,心裡緊張得不行,他會不會開口就要查戶口啊?在西河村自己的身份雖然比較複雜,但證明是本地人應該問題不大吧?還是要考驗我學識?

「你要應聘文吏?」

聽到問話,正在胡思亂想的易書元趕緊正色迴應。

「正是!」

主簿點了點頭站起來,從桌上取了一張紙推到桌案另一邊,又從筆架上取了一支懸掛的狼毫筆遞給易書元。

「寫幾個字讓本官瞧瞧。」

寫字冇問題,易書元鬆口氣接過筆,一手扯袖右手提筆在桌案硯台內沾了點墨,正要落筆卻猶豫了一下。

文吏算不算公務員?應征的人挺多的吧?我隨便寫工整一些指定是被刷下來的!

這麼想著,易書元腦海中仿若靈光一現,此前書畫攤的畫麵一一浮現,其中真意我是否能得一二呢?那文字的軌跡在此心中刻愈發明顯,彷彿真的落筆能成。

下一刻,易書元落筆,運墨飽滿行文流暢,字體不潦不草卻透著幾分空靈自在,正是將之前那字帖中臨摹的缺陷抹去,又冇有那麼潦草。

在易書元精神高度集中之下,所寫文字借意燕沁又截然不同,是為得意而忘形!

一首《鋤禾》落下,紙麵文字功力是易書元兩世為人目前的巔峰,就連他自己都心頭一驚,暗道莫非我他孃的真是個天才?

本隻是考教文字功底,但隨著易書元一筆一劃落下,就連邊上有些眼力的差吏都瞪大了眼睛,而那主簿的嘴已經微微張大。

——

PS:希望大家繼續多多支援,耐心閱讀前麵的章節,不要覺得費事,因為前後息息相關,仙俠的內容逐漸就會來了!

(本章完)

-